吉他學了一陣子後,可以彈的東西越來越多,基本功越來越好,可是有沒有想過,其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彈什麼?
實際的情況是,許多吉他手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。
不知道為什麼吉他的教學普遍都很重視速成,初學的課程很多都是看六線譜彈歌,硬背和弦指型開始。雖然很快的可以看出成果,彈點東西出來,但是六線譜的特性是找位置,只知道手指按的是第幾格第幾弦,不知道按的是什麼音,對樂手來講這是很嚴重的事情。
六線譜有他的必要性及方便性,但最主要是拿來當做輔助工具,如果以六線譜為主來學習,會發生三件事:
1、你的聽力完全不會進步......吉他對你而言只是找位置擺手指的遊戲。
2、練的東西沒辦法應用到其他地方,練的東西都是死的,長期累積下來很浪費時間。
3、對拍值很不敏感。
假設今天拿了一張流行歌的簡譜,要彈出主唱的旋律音,很多吉他手就會死給你看,好一點的會彈的斷斷續續,誇張一點的根本沒練過音階(木吉他手很容易發生,儘管他會彈些看起來很炫的fingerstyle炫技)。
這其實是很詭異的一件事情,很難有其他樂器的學習過程,會是彈的出東西,但是不知道在彈什麼。偏偏吉他手很容易掉入這個陷阱,造成後續的學習障礙。
同樣的一張簡譜(C大調的)拿給彈鋼琴的小朋友,或是吹直笛的,反應可能還比多數吉他手快。
想要更有效率的學習,對手上按出來的東西最好要多點責任感,暫時先把六線譜放旁邊。
彈單音就要知道彈的是什麼音(可以的話,練習的時候可以跟著唱),久了之後對音程的敏銳度就會提高,可以用聽的聽出音程。
彈和弦就要知道彈的組成音是什麼,對正在彈的Key而言,級數狀態是什麼?久了之後對級數的敏銳度就會提高,可以用聽的聽出一首歌的和弦進行。
聽力的經驗累積是要這樣才會開始的,沒有做到這兩件事練在多歌,聽力還是一樣爛。
知道自己彈什麼後,可以讓你彈奏的時候心理比較踏實,樂理才會進步。
連自己彈的東西都不知道的樂手,是很難把樂理知識反應在指板上的......
所以想更上一層樓的話,六線譜先放旁邊,開始練習看點簡譜或是五線譜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