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

民謠彈唱分享-請你告訴我



EZ JAM 輕鬆彈熱音工作室的老師越逾、陳星,帶來一首簡單舒服的民謠彈唱-請你告訴我

想要在埔心、楊梅學吉他嗎?快來EZ JAM 找我們吧~!

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

研究樂理的先決條件,搞懂絕對與相對、淺談音名、音階、音程


一、音名


定義:

音名是絕對的,不管是琴鍵還是琴格。

例如吉他標準調弦法之下的第六弦第八格,他的名字永遠是C,不管移到什麼調上,都不會改變。

請不要在這上面鑽牛角尖,這是別人定的遊戲規則,不遵守就沒得玩了。

問第六弦第八格為什麼是C這種問題,跟問打籃球為什麼不能用腳踢是差不多等級的。


音名的排列順序:

C  D  E  F  G  A   B   C

E > F   B > C 之間為半音,其他的都是全音,從鋼琴鍵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,

只有這兩個地方中間沒有包含黑鍵(其他的音)。 



E > F    B >C 之間沒有其他音存在,其他的則會有一個黑鍵,夾在C跟D之間的音

可以叫他C#或是Db,其他全音部分以此類推


再來我們看看吉他指板,道理相同,

E > F  B > C 之間沒東西,其他位置中間都會夾一個音。









二、音階與音程


音階定義:用數字表示,從1開始按照指定的音程距離所組成的一些音。

3 > 4  7>1 之間為半音,其他的都是全音

所以音階不止一種,例如:

大調音階公式: 1  2  3  4  5  6  7

小調音階公式: 1  2  3b  4  5  6b  7b

Dorian mode 公式 :1   2  3b  4  5  6  7b

Lydian mode公式 :1  2  3  4#  5  6  7  

不同的全音半音排列組合,會產生不同的音階


音程定義:音與音之間的距離

把音程想像成是公釐、公分、公尺之類的單位,會比較好理解,

說的就是從起點到終點,經過了幾個音會等於幾度這件事。

下表是十二個音程的名稱

*表格內一格的距離為一個半音


從C出發,看看其他音對C來說是幾度音







從G出發,看看其他音對G來說是幾度音








*四度、五度、八度的位置為完全音程,所以實際上沒有大四度、大五度、大八度這種說法。


舉例:對C來說,F是他的完全四度,G是他的完全五度
          
           對G來說,C是他的完全四度,D是他的完全五度



三、把音階套用在音名上

只有音階公式是沒有意義的,必須賦予他一個調性,才有辦法彈。

*表格內一格的距離為一個半音

範例一:把大調音階公式套用在C大調裡,從C開始往後排沒什麼問題






所以C大調音階的音名排列順序為C  D  E  F  G  A  B  



範例二:把大調音階公式套用在G大調裡,從G開始往後排







這時候F就出現問題了,為了符合大調音階公式,F必須往前移動半音,如下表






所以G大調音階的音名排列順序為G  A  B  C  D  E  F#  


總結:

我們從範例一來看一下C這個音,在C調時候是音階的第一個音。

但是從範例二的G大調來看,同樣是C,但是他變成音階裡面的第四個音了。

從吉他指板來看,第六弦第八格C這個音,本身不會變。

彈奏C大調時,第六弦第八格會是音階的第一個音。

彈奏G大調時,第六弦第八格會是音階的第四個音。

這就是為什麼常聽到音名不會變,但是音程(數字)會變的原因。






四、實際應用


操作音階與和弦的時候,第一步就是設定主音的位置,在表上,主音通常會寫成1或是畫黑點做替代,主音放在哪個格子上,那個格子音名是什麼,你彈的就是什麼Key的音階

指板上的音名,是要背起來的,這需要一點時間去記憶,一次背起來很難,

但至少五六弦上的音名要先記熟。


指板圖 

大調音階PT#1圖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大調音階PT#4圖






注意,音階公式跟圖表本身是沒有調性的,我們必須賦予他一個調性,才有辦法彈。

練習一:

使用PT#1圖表,將第五弦的黑點設定在第十格的G,一邊彈一邊參考指板圖,想想手上彈

的格子音名順序是什麼。之後你會發現從黑點開始算起順序剛好會是 G  A  B  C  D  E  F#

這時候你正在彈的東西就是GKey  PT#1大調音階

練習二:

使用PT#4圖表,將第六弦的黑點設定在第三格的G。同上,你會發現順序還是

G  A  B  C  D  E  F#  這時候你正在彈的東西就是GKey  PT#4大調音階

練習三:

使用PT#4圖表,將第六弦的黑點設定在第八格的C,這時候從黑點出發的


順序會是C  D  E  F  G  A  B 剛好符合C大調音階公式




總是練過就忘?不知道自己在幹嘛?淺談六線譜

        吉他學了一陣子後,可以彈的東西越來越多,基本功越來越好,可是有沒有想過,其實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彈什麼?

        實際的情況是,許多吉他手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幹嘛。

        不知道為什麼吉他的教學普遍都很重視速成,初學的課程很多都是看六線譜彈歌,硬背和弦指型開始。雖然很快的可以看出成果,彈點東西出來,但是六線譜的特性是找位置,只知道手指按的是第幾格第幾弦,不知道按的是什麼音,對樂手來講這是很嚴重的事情。

        六線譜有他的必要性及方便性,但最主要是拿來當做輔助工具,如果以六線譜為主來學習,會發生三件事:

        1、你的聽力完全不會進步......吉他對你而言只是找位置擺手指的遊戲。

        2、練的東西沒辦法應用到其他地方,練的東西都是死的,長期累積下來很浪費時間。

        3、對拍值很不敏感。

        假設今天拿了一張流行歌的簡譜,要彈出主唱的旋律音,很多吉他手就會死給你看,好一點的會彈的斷斷續續,誇張一點的根本沒練過音階(木吉他手很容易發生,儘管他會彈些看起來很炫的fingerstyle炫技)。

        這其實是很詭異的一件事情,很難有其他樂器的學習過程,會是彈的出東西,但是不知道在彈什麼。偏偏吉他手很容易掉入這個陷阱,造成後續的學習障礙。

        同樣的一張簡譜(C大調的)拿給彈鋼琴的小朋友,或是吹直笛的,反應可能還比多數吉他手快。

        想要更有效率的學習,對手上按出來的東西最好要多點責任感,暫時先把六線譜放旁邊。

        彈單音就要知道彈的是什麼音(可以的話,練習的時候可以跟著唱),久了之後對音程的敏銳度就會提高,可以用聽的聽出音程。

        彈和弦就要知道彈的組成音是什麼,對正在彈的Key而言,級數狀態是什麼?久了之後對級數的敏銳度就會提高,可以用聽的聽出一首歌的和弦進行。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聽力的經驗累積是要這樣才會開始的,沒有做到這兩件事練在多歌,聽力還是一樣爛。

        知道自己彈什麼後,可以讓你彈奏的時候心理比較踏實,樂理才會進步。

        連自己彈的東西都不知道的樂手,是很難把樂理知識反應在指板上的......

       所以想更上一層樓的話,六線譜先放旁邊,開始練習看點簡譜或是五線譜吧!

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

演奏曲分享 谷本光-夏空蝶

EZ JAM 輕鬆彈熱音工作室吉他老師越逾的Fingerstyle演奏 想要在埔心、楊梅學吉他的話,快來EZ JAM 輕鬆彈熱音工作室找我們吧!

演奏曲分享 奇蹟之山

EZ JAM 輕鬆彈熱音工作室 越逾老師的Fingerstyle演奏 想要在埔心、楊梅學吉他的話,快來EZ JAM 輕鬆彈熱音工作室找我們吧!

為什麼每天都在彈吉他,卻沒有進步的感覺?

        開始教學這幾年來,遇過很多學生都有這種情況。尤其是認真練了一、兩年,稍微有點程度的學生。

        讓我們從頭開始探討。

        大多數人入門的學習過程,大概就是爬個格子、建立按弦的手感,再來練點音階、練點基本和弦、幾套常用的刷法、指法,彈的穩些了,開始練點彈唱、一邊罵髒話一邊練封閉和弦指型,再來認識一些基礎樂理,學了幾個調的順階和弦指型,知道如何移調,怎麼使用移調夾。

        以上的基礎都建立完認真一點的人大概半年以內就可以搞定,懶惰一點的可能要一年以上,不管你是花多長時間完成這件事,其實也不用太在乎,畢竟能完成就表示你對這個樂器是有熱情的,熱情一直都是讓自己進步最大的動力。

        讓我們往好一點的方向想,以大學社團舉例。吉他社通常是很熱門的社團,大一報名的新生每學年可能都會有40~50人,甚至超過。但是學到封閉和弦的時候,很大的機率七成以上的人都GG了,吉他從此跟他們的人生再也沒有關係,到學年末繼續留社的通常不到十個人,這十個扣掉轉職當主唱的、單純享受社團氛圍來交朋友順便幫忙打雜的,還想認真練琴的人可能不到五個。

        換句話說,認真搞定常見的入門練習,還在苦惱為何學習沒有進展的人,千萬不要灰心。雖然我們很可能不會是萬中選一的天才,但至少我們已經是十中選一的人才了!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以上都不是重點,現在開始探討為何會有一直都沒有進步的感覺。上面提到的入門學習都有掌握住,對於愛唱歌的人,已經可以彈彈唱唱大部分的流行歌唱到爽了,如果是像我一樣唱歌難聽的人,可能就要一邊哭一邊硬幹六線譜變點演奏曲出來才更能感到成就感。

        入門的練習有兩個共通點:

1:不太需要動腦袋,主要就是讓身體、手指去習慣吉他的感覺。

2:進步的感覺非常明顯,砸時間去練習,成果馬上會回饋給你。

        剛上手基本練習,是最能享受吉他的樂趣的階段,畢竟之前的練習都很枯燥乏味,手還會痛痛Der,不每天唱到燒聲爽一下怎麼對得起自己?幹嘛繼續幹些很累又無聊的事?

        問題通常就出在這,學習吉他的路途遙遠漫長,基本練習練完以後的世界就不一樣了,很多時候動腦比動手重要,而且成果是慢慢的累積,不會像初學這麼明顯。

        很遺憾的,假設一天之中你有三小時可以彈吉他,如果這三個小時你彈的都是已經會的東西,你只是在玩耍而已,不是練習。練習就是要彈你不會的、不熟的,才叫做練習。很多人自己也感覺的出來這件事,但是又不想面對現實。

        開始想面對現實練些新玩意兒,拿起吉他調完音後,突然一陣迷惘,不知道接下來要幹嘛。明明會的東西很少,能練習的東西很多,卻不知道從何下手。

        遇到這種問題,請放下吉他冷靜一下,現在最需要的不是動手,而是動腦。而且這問題的答案最後只能靠自己找出來,沒有人能幫你決定你要成為怎麼樣的吉他手。如果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拿吉他想幹嘛?別人怎麼會知道你想幹嘛?

        很多人會迷惘通常是因為卡在"素材"取向的思考,可以練的東西太多了。

        例如:爬格子、爬音階、爬模進,跟節拍器練到120bpm的四連音、背些感覺比較屌的和弦、五聲音階、藍調音階、調式音階,或是硬K根本不知道派不派的上用場的樂理。

        以上東西練了當然會有派上用場的一天,但是如果只是這樣,通常還是會感到很空虛,手指能彈的東西越來越多了,樂理也越背越多了,卻沒有吉他變強的感覺。   

        我們換個方向來思考:假設明天你就要上台表演了,你是主角,而且是這輩子最後一場演出,你希望你在台上彈些什麼?如果想不出這個答案沒關係,可以試著慢慢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、喜歡的感覺是什麼。

        你想要彈Rock、飆很屌的Solo?還是彈唱自己寫的歌?還是彈fingerstyle?Funk?Blues?Jazz?之類的,吉他可以表現的東西很多,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去多聽各種曲風,有一個方向之後,細節就會慢慢的呼之欲出,練習的素材也會開始派上用場。

        如果你想要彈的是Rock,上網查資料,或是拜師學藝,可能會發現你需要的是彈熟大小調五聲音階、藍調音階、經典搖滾技法、Cover喜歡的歌曲、練習Jam。持續了一陣子就會感覺到彈的越來越好了。

        其他也是一樣的概念,要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才會有一個明確的目標。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問對問題、查對資料、找出真正需要的練習,再去安排時間練到會。

       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,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似的不知道要幹嘛了。